肿块类型
●肿瘤
- 上皮细胞瘤 - 间充质细胞瘤 - 圆细胞瘤
●炎症 ●囊肿 ●增生
皮肤肿块的鉴定过程
●病史 ●病变部位 ●肿块外观
●鉴别诊断
- 细针抽吸 - 皮肤压片 - 皮肤打孔
单个肿块
●头部肿块●躯干肿块 ●指间肿块●肛门肿块
单个肿块 - 头部肿块 1
●上皮细胞瘤 - 基底细胞瘤
●间充质细胞瘤
- 血管瘤 - 纤维肉瘤
●圓细胞瘤
- 组织细胞瘤 - 肥大细胞瘤
●基底细胞瘤
圆细胞瘤 - 组织细胞瘤
犬非常常见的良性瘤,猫罕见;是Langerhans' 细胞瘤
●通常发生在<2岁时,老年犬偶见
●单生、界限明显
●数周到3、4个月内自行消退;手术可行
单个肿块 - 头部肿块2
●上皮细胞瘤
- 乳头状瘤 - 皮脂腺瘤 - 鳞状细胞癌
●炎症
- 脓癣
乳头状瘤
●不常见;良性;犬较常见,猫罕见
●3岁以内的青年犬:面部或口腔粘膜;多发由乳头状病毒引起
●老年犬:爪部、腹部;多为单生;非病毒引起
●治疗:
- 数周或数月自愈
- 手术切除,预后良好
-α干扰素:1.5-2百万单位/平方米,皮下注射,3次/每周,4-6周
上皮细胞瘤,- 鳞状细胞癌
●常见肿瘤 ●老年犬和猫(平均9岁)
●与经常暴露在阳光下有关 ●浅色短毛
●外观:菜花或溃疡,质硬 ●位置一猫:头部
●不易转移●治疗:手术切除加放疗
单个肿块-躯干和四肢肿块
●炎症
●间充质细胞瘤
- 纤维瘤 - 脂肪瘤
●圆细胞瘤
- 肥大细胞瘤
●上皮细胞瘤
毛囊附属腺体瘤(毛囊瘤/皮脂腺瘤/汗腺瘤)
●皮赘●囊肿 ●脓癣
鯽胞瘤-脂肪瘤
●常见于老年犬,猫罕见; ●位置:腹壁和胸壁多发。
●可见大量脂肪细胞。
●边缘清晰的适合手术切除;浸润性强的脂肪瘤切除后复发率高,但不易转移。
间(充)质细胞瘤种类
●纤维瘤 ●纤维肉瘤 ●血管瘤 ●脂肪瘤 ●黑素瘤
间充质细胞瘤特征
●犬猫常见 ●组织亚型不同,症状和发展相似。
●多见于老年犬猫 ●单生、生长缓慢
●细胞构成低,纺锤形细胞(结缔组织)。
●治疗:手术彻底切除,预后很好;如不能彻底切除,复发率高,但转移性低。
●老年犬 ●间充质细胞●纤维肉瘤
黑素瘤
●常见于犬,少见于猫;多为单生
●位置:
- 犬:脸部、躯干、爪部和睾丸;
- 猫:头部,特别是耳廓;可见大量黑素细胞
●良性 - 大面积手术切除,预后保守
●恶性 - 复发和转移率很高,存活时间4-12个月
圆细胞瘤-犬肥大细胞瘤
●常见,恶性
●身体任何部位●幼犬和老犬易发 ●症状多样
●并发症:出血症、免疫介导的血小板减少症、胃肠道溃疡
●发病机制:释放组胺,肝素和其他血管胺类
- 局部病变:急性炎症、红斑、水肿和溃疡
全身病变:胃肠溃疡、低血压
圆细胞瘤种类
●肥大细胞瘤 ●组织细胞瘤 ●淋巴瘤 ●皮肤浆细胞瘤
●传染性性病瘤●肥大细胞瘤
圓细胞瘤-猫肥大细胞瘤
●大多数为良性●皮肤肥大细胞瘤可能癢痒、溃疡、多发●平均年龄:10岁
●治疗:切除,多发病灶可化疗;<4岁的猫发病有可能自愈
上皮细胞瘤
●基底细胞瘤●鳞状细胞癌一恶性●乳头状瘤
●毛囊瘤/汗腺瘤/皮脂腺瘤●肛周瘤(肝样腺瘤)
皮肤囊肿
●良性;单层上皮形成囊●犬常见,猫罕见
●结节或肿块●手术切除或无需治疗●禁忌:挤压
痣
●先天的局部皮肤畸形,结构稳定●通常不需治疗●皮赘
上皮细胞瘤-肛周瘤
●肛周腺瘤也叫肝样腺瘤,通常良性。主要见于犬
●分布肛门周围老年公犬易感●治療去势后95%自行消失;
多个肿块
癣菌肉芽肿
趋上皮性淋巴瘤
圓细胞瘤 - 趋上皮性淋巴瘤
●不常见的肿瘤●老年犬相对多发,猫罕见
●症状极其多样:早期症状与炎症相似
●犬:表皮剥落性红斑,同时或随后出现融合性红斑块或结节;色素减退;淋巴结增大多为后期症状
非肿瘤性新生物
●皮肤囊肿 ●痣 ●皮角●皮肤钙质沉着
●皮肤粘蛋白沉积症●钙质沉着
肿瘤的诊断
●细胞学检查:病灶、淋巴结
●影像学检查:肝,脾
皮肤肿瘤的治疗
●手术和放疗
●化疗
- 配合疗法 - 多发性肿瘤:偶尔有效
- 圆细胞瘤>间充质细胞瘤>上皮细胞瘤
本文由合肥金脑人-宠物医疗器械编辑整理,网络首发!

